南京工程学院“生生不息 ‘程’长足迹”主题征稿启事

日期:2025-03-18 来源:

百十风雨,薪火相传,步履铿锵;廿五情怀,奋进卓越,矢志登攀。今年是南京工程学院办学110周年暨合并组建25周年,为秉承和弘扬南工程品格,讲好南工程故事,进一步凝聚南工程人加快推进国内领先、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精神动力。即日起,学校面向全体师生校友及关心支持南工程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开展“生生不息 ‘程’长足迹”主题征稿活动。

一、活动背景

从同济学堂,到三江汇流,到矢志一流……在南京工程学院的发展历程中,有学以致用的血脉传承,有发展变迁的岁月之歌,有砥砺初心的师者传承,有万千学子的青春故事。现通过“生生不息 长足迹主题征稿活动,探寻和辑录南工程以及一代代南工程人共同的“程”长足迹。

二、活动主题

生生不息 “程”长足迹

三、活动时间

即日起至202510

四、征集类别

1.南工程有故事

围绕南京工程学院办学110周年暨合并组建25周年风雨历程中,以应用型办学特色为主线的校史变迁、重要成果,变革发展中的办学思想、重大事件等,进行回顾和讲述。也可投稿一组或一系列有历史价值的老照片,并讲述老照片背后的南工程故事。

2.奋进南工程

紧贴招生毕业、社会实践、开学迎新、校庆国庆等学校重要时间节点,围绕党建思政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学科建设、国际交流合作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创新等学校中心工作展开讲述。

3.榜样南工程

该栏目包括“南工程·师者说”“南工程·追梦人”“校友汇”三个板块,旨在宣传展示优秀师生校友典型事迹,展现学校新时代师生校友的奋进风貌,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。

4.爱我南工程

结合亲身经历,分享你在校期间最喜欢或者印象最深的人、景、事、情,讲述美好青春岁月、师生同窗情谊、多彩学生活动等。

五、征集范围

广大师生员工校友及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

六、活动参与方式

(一)投稿

1.紧扣主题,题材自选,投稿作品字数应在1500字左右(照片、诗歌投稿除外),故事兼具真实性与生动性,能够真实再现历史,生动记录历史。

2.各类别投稿作品均建议配有图片,并提供图片文字说明、图片作者信息。图片为JPG格式或JPEG格式,建议大小不低于1M

3.投稿邮箱:yuanbao@njit.edu.cn。请在邮件标题中注明投稿+征集类别+题目。邮件内请提供作者信息,师生校友作者信息包括:姓名、在校学生专业和年级/校友毕业院系和年级、现工作单位和职务、联系电话、通讯地址等;社会人士作者信息包括:姓名、现工作单位和职务、联系电话、通讯地址等。

4.投稿作品经审核编辑后,将陆续在南京工程学院主页、星火新闻网、专题网站、《南京工程学院报》、南京工程学院各官方新媒体平台署名发布。凡投稿者均视作同意上述征稿用途。

5.学校将向经过审核获得发布的投稿作品作者,赠送学校文创纪念品1份。

(二)线上互动

1.在作品征集期间,参赛者也可通过个人或单位微博、抖音账号发布征集故事。征集故事必须包括图片或视频,在作品描述中,添加话题#生生不息“程”长足迹 并@南京工程学院,即可参与本次活动。

备注:已发布的视频在一个月内可通过修改标题的方式,添加抖音话题#生生不息“程”长足迹。

2.即日起至10月,作品加入话题,根据转评赞累计数据优选前50名,赠送学校文创纪念品1份。

七、征集要求

1.投稿人(单位)应保证所投作品由其原创,拥有独立、完整、无歧义的著作权。投稿作品涉及侵权行为导致纠纷的,由投稿人(单位)承担所有法律责任,与主办单位无关。

2.投稿人(单位)对作品拥有署名权,主办单位可对作品适当修改。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归主办单位所有,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表、宣传展览、网络平台传播等相关使用,不再另向投稿人(单位)支付稿酬及另行通知。凡投稿者均视作同意上述规则。

八、联系方式

联系人:安   025-86118837

曹天陛 025-86118203

党委宣传部

2025318